2018-3-9 23:20 /
主楼是初见时写的感想,后续未进行更新。
---------------------

先说明白,我不是不能接受图安杀了弥娅哈的理由,而是不能接受世界核平那部分。(bgm38)

这两个小时一共就涉及了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生府社会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另一个是要不要通过“harmonix”摆脱生府社会。前一个问题还能懂个大概,但对后一个问题的阐述,我是各种懵逼。

当图安她爹说到弥娅哈生自一个没有意识的聚落,我就已经满脑子黑人问号了,甚至怀疑自己和本作品对“意识”的所指有十万八千里的偏差。(bgm38)

关键就是我没明白这里面所说的“意识”这个问题。

在我的理解里,意识就是类比的能力,能够把一个东西当作另一个东西来考虑。人类能认识世界,也是通过“自我意识”,或者说是把世界里的对象当作自己去认知,然后站在别的对象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如果这种能力没有了的话?人类又要按照什么去行事呢?按照本能吗?我怎么感觉这是回归自然的蒙昧状态了?

所谓的“harmonix”,就是让人类社会回到凭借本能过活的状态?但我怎么想也觉得这个根本做不到,如果失去了这种类比的能力,一个人会怎么认识世界?又怎么装得像有意识的人一样去生活?除了用机器的准则换掉人的意识,让机器自己的逻辑接管身体,我想不到别的可能。

然后我对这个故事的认识就变成了——生府社会的人在这种恐怖威胁的面前,选择放弃所有人的“Ghost”,让一种机器生成的别的思路接管了所有人的身体。图安所迷恋的是那个在意志趋势下不断批判世界的弥娅哈,不愿看到弥娅哈回归自然的蒙昧,就把她杀了。

这个一脸懵逼的结局我无法接受。按照我的理解,人性应该是全灭了吧。也不对,世界上剩下来的是那些没有装Watch Me的人,以后人性的发展还要靠他们啊。

那就理解为又一次大屠杀吧(bgm38)
Tags: 动画
#1 - 2018-3-9 23:34
(想和可爱的纸片小男孩贴贴)
或许一种高级的前额叶切除手术的感觉
#1-1 - 2018-3-9 23:41
Rくん
感觉是彻底放弃人性了(bgm38)
#1-2 - 2018-3-9 23:48
渺子
Rくん 说: 感觉是彻底放弃人性了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23580
#1-3 - 2018-3-10 00:14
Rくん
muon 说: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23580
看了和《和谐》有关的部分,还是不懂。
问题在于伊藤计划觉得“意识”是一个像西红柿炒鸡蛋里的鸡蛋一样可以择(zhai 二声)出来的东西,人被择掉了意识之后还能生存,而且弥娅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是意识,是看上去像意识的东西。

但我觉得意识这个东西是择不开的,不存在意识的话,人类和其它生物认识世界的手段将没有区别——只能单纯地去记住做了这个会怎么样,做了那个会怎么样,而不能做种种换位思考(自己和其它对象的位置互换)。

可能我和伊藤计划对意识的理解不太一样吧(bgm38)
#1-4 - 2018-3-10 00:23
渺子
Rくん 说: 看了和《和谐》有关的部分,还是不懂。
问题在于伊藤计划觉得“意识”是一个像西红柿炒鸡蛋里的鸡蛋一样可以择(zhai 二声)出来的东西,人被择掉了意识之后还能生存,而且弥娅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是意识,是看...
关键不是对意识的理解,我怀疑《和谐》是作者想对福柯的规训权利(Disciplinary Power)概念的还原。
但我还没仔细读过福柯的东西,不敢乱说(bgm38)
#1-5 - 2018-3-10 00:28
Rくん
muon 说: 关键不是对意识的理解,我怀疑《和谐》是作者想对福柯的规训权利(Disciplinary Power)概念的还原。
但我还没仔细读过福柯的东西,不敢乱说
我是真的懂得少,临时查点东西继续扯。b38
你说的“规训权力”的部分,我觉得更多集中在影片前半程,也就是和生府有关的部分。
让我懵逼的是后半段——把生府破坏之后,他们想要去的那究竟个什么样的境界?
#1-6 - 2018-3-10 00:38
渺子
Rくん 说: 我是真的懂得少,临时查点东西继续扯。b38
你说的“规训权力”的部分,我觉得更多集中在影片前半程,也就是和生府有关的部分。
让我懵逼的是后半段——把生府破坏之后,他们想要去的那究竟个什么样的境界?
后半段破坏生府可能是要接《死者的帝国》,但可惜作者死了,不过按这个逻辑下去,可能也是与福柯有关。 你需要猫哥b38
#1-7 - 2018-3-10 00:40
Rくん
muon 说: 后半段破坏生府可能是要接《死者的帝国》,但可惜作者死了,不过按这个逻辑下去,可能也是与福柯有关。 你需要猫哥b38
喵哥好像在敬业(bgm38)
#1-8 - 2018-3-10 00:56
渺子
Rくん 说: 喵哥好像在敬业
摸了b38
#1-9 - 2018-3-10 09:43
Rくん
muon 说: 后半段破坏生府可能是要接《死者的帝国》,但可惜作者死了,不过按这个逻辑下去,可能也是与福柯有关。 你需要猫哥b38
看了喵哥说的东西...

后半段伊藤计划在考虑如果人的主体性被取消了,代以一个更大的整体,那怎么样。
但我觉得把主体性是没有办法从人身上摘掉的,所以我对这结局无法接受。

其实除了全员进入和谐,生府断开Watch Me的网络连接,再来一波动荡,大家一朝回到解放前,这也是一个可能的选项。不过生府被大屠杀的恐惧震慑,再加上社会本身在大屠杀以来长期对其它的可能性极力回避,这样的选项在他们看来可能无法接受吧。
#1-10 - 2018-3-10 11:25
渺子
Rくん 说: 看了喵哥说的东西...

后半段伊藤计划在考虑如果人的主体性被取消了,代以一个更大的整体,那怎么样。
但我觉得把主体性是没有办法从人身上摘掉的,所以我对这结局无法接受。

其实除了全员进入和谐,生府断...
不懂b38
#1-11 - 2018-3-10 13:05
Rくん
muon 说: 不懂b38
emmm
就是我并不觉得人类能变成橙汁或者大白丽(bgm38)
#1-12 - 2018-3-10 13:07
发光的球
Rくん 说: emmm
就是我并不觉得人类能变成橙汁或者大白丽
而你要接受这个设定(bgm38)
#1-13 - 2018-3-11 16:02
Rくん
发光的球 说: 而你要接受这个设定
你说的对,作者也没专门去讲这个到底能还是不能。

我觉得对作者的设定有“噢.”这个程度的接受就足够看完全片了。

虽然我看完之后发现,我对他把欲望和行为的中介剔除,用“hramonix”代替的设定不是很感冒,

但我不也是跟着他的思路看完了嘛(bgm38)
#2 - 2018-3-11 15:01
(受不了共趣人啦……不行还是得受住)
感觉有点类似梦游、醉酒,或者爬山累的不行不知道跟周围人在说些什么但就是停不下来的状态,虽然看得到听得着、身体不由自主地在动,但却没有意识参与的感觉?弥娅哈就有点那种飘起来的感觉......
#2-1 - 2018-3-11 15:48
Rくん
不懂b38
这后面就是作者说的尸者的帝国吗?
然后他没写完就去世了...
#3 - 2018-3-18 23:54
(advaita)
Base
#3-1 - 2018-3-18 23:58
aja
伊藤计划三部曲的动画改编我都看了,尽管拍得一塌糊涂,可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伊藤计划是个极有格调的人,只可惜英年早逝了。

《虐杀器官》里大量引用现代语言哲学(或者语言学哲学,我有点分不清),包括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反复探讨过的语言与人的关系(语言是存在之家;不是人在说,而是语言在说),语言对人意识的影响等等,都有涉猎。这里面又不可避免地设计了权力(政府权力)和战争的关系,人们在其中的作用,自由的限度等等话题。

《尸者的帝国》引入了一个很特殊的设置——永久劳动力。探讨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极致,利用尸体来完成人所不愿意做的体力活。这部作品的年代设定和相关国家的引入,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政治暗喻。不过这部作品的原作,伊藤计划好像没来得及写完?可惜了。

《和谐》这部作品就更有意思了,尽管动画拍得很糟糕,但仍可以看出原作者的天才构思。御冷弥娅哈这个角色很是关键。本片构造出了一个高度理想化的未来国度,每个人都处于监视下过着安排好的完美生活。这是高度技术化的世界,技术与工具理性掌控了人类生活,而反抗行为失去了意义与可能性。影片里描述的一些法外地带违法分子的快活生活也很有意思。尤其是御冷弥娅哈这个角色的安排,很接近东方“哲学”中的情景——没有欲望,无苦无乐,处于超脱万物的寂灭状态。影片里描述的是他们特殊一族的村落,隐居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山沟里,完美地契合了古代中国典籍对理想人格的想象(譬如道家学说,蓬莱仙岛,桃花源记,山中隐士等等)。而正是处于这么一个境界中的人们,被自诩文明人的现代人以战争的手段摧残。残暴的虐待过程中,御冷弥娅哈产生了自我意识,而毫无自我意识,天地与万物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就此消失,她的心中诞生了仇恨与报复情绪,这是一种哲人的下坠。使得这一情况发生的前提,正是高度技术化的西方文明本身,也是影片后续反复描绘的理想世界——运用技术压制人性,使人堕落成为工具的奴隶。最后影片里选择摧毁这个高度理性化的“完美”社会,引人遐想。

我强烈地能感受到伊藤计划应该看了诸多现代哲学书,也对相关讨论的核心很是熟悉,明白现代社会的问题所在。他把复杂难懂的抽象概念用通俗易懂的科幻小说展现出来,引人深思。深入浅出,关爱学生。

好吧。其实我忘光了这三部影片讲的什么,以上是我瞎编的。不过我觉得伊藤计划是个很有想法的科幻小说家,他提及的诸多问题其实在西方社会里都有广泛的讨论,很少有人这么熟悉它们,我有点意外。不过我也只看了一点点西方哲学书(综述性质的史书),理解得也不全面,以上内容权当一次阐释的尝试。

哦,对了,我还没来得及阅读原作(bgm39)
#3-2 - 2018-3-19 00:34
Rくん
良木 说: 伊藤计划三部曲的动画改编我都看了,尽管拍得一塌糊涂,可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伊藤计划是个极有格调的人,只可惜英年早逝了。

《虐杀器官》里大量引用现代语言哲学(或者语言学哲学,我有点分不清),包括海德格尔...
《和谐》确实有意思。但这个结局我不能接受。不是破坏然后重建,而像是破坏,然后进入死胡同。太绝望了,太绝望了。(bgm38)对人性本身绝望了,还有比这更大的绝望吗?(bgm38)

弥娅哈之前接受和谐程序的预实验后表达的感受是“恍惚”,恍惚的幸福,没有记忆。把世界推入这种境地我觉得算是又一次大屠杀。“和谐”之后人性的发展还要靠那些拒绝接入生府网络的人。

关于弥娅哈,对她自己来说,从无意识无欲无求的状态到“有意识”的状态可能是一种“下坠”。但在我这个观众看来,反而是因为有了意识和思考的空间,她才更有魅力。图安也是这么想的,然后在进入和谐前,她把弥娅哈杀了。(bgm38)

虽然不能完全认同后半段的思路,但确实很有意思,感觉作者很懂,我想到的问题,他应该大体也都想到了,并且有他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虽然想说伊藤把复杂的故事简化得有点厉害了,但“故事”不就是这样的的东西吗?
#3-3 - 2018-3-19 08:04
aja
Rくん 说: 《和谐》确实有意思。但这个结局我不能接受。不是破坏然后重建,而像是破坏,然后进入死胡同。太绝望了,太绝望了。对人性本身绝望了,还有比这更大的绝望吗?

弥娅哈之前接受和谐程序的预实验后表达的感受是“恍...
可能是导演的问题,明显感到动画拍得很尴尬,我打算有时间直接去读原作。《自新世界》的原作也比动画改编要精彩得多,动画像科幻片,小说则是动用了不少笔墨来探讨其他问题,东西很多,远不止动画里的几笔描绘。
#4 - 2018-7-14 14:39
我经过最近的思考感觉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前面部分是说自由主义是如何发展成极权主义。后面你感到的是作品在提一个问题:人类意识是如何起源以及如何终结的?关于意识的起源作品用米亚哈的经历作为一个例子,是要暗示精神分析的一个结论:意识是在实在界的创伤遭遇中诞生、用来延缓创伤的象征网络/语言。意识的终结大抵还是福柯的人类之死,当人类意识彻底符合化后跟机器也就一样了。

至于人物动机我依然无法理解。剧场版导演把动机改编得比原作更合理,原作的人物几乎就是设定复读机和作者私货剧场。
#4-1 - 2018-7-14 14:56
Rくん
感觉作品对于意识的态度是比较“社会学视角”的,不是很关心意识究竟如何产生,以及如何终结,而更关注意识本身的“效用”。最后人类的意识都被程序机械化地决定,被异化得明明白白彻彻底底,这是作品想描述的。而这个究竟能不能做得到,不是作品思考的范围。

不是很能接受miyaha的思路,当年导演了一处自杀大戏的她竟然认为交出全人类的意识才是必由之路。最后图安也用行动表明了态度,他认为这样的miyaha不是自己心目中那个美丽的形象。
究竟是异化太严重还是异化不够,总是有两种看法。反正我是兹瓷推翻生府政权,大家继续受苦的。(bgm38)
#4-2 - 2018-7-14 15:05
Rくん 说: 感觉作品对于意识的态度是比较“社会学视角”的,不是很关心意识究竟如何产生,以及如何终结,而更关注意识本身的“效用”。最后人类的意识都被程序机械化地决定,被异化得明明白白彻彻底底,这是作品想描述的。而这...
意识本身就是社会的。作品把现实人类意识的理论演绎得很详细啊,你看到的就是具体的例子,完全不是凭空发明出来的。米亚哈搞的是加速主义,既然这个极权社会一人革命没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砸烂旧世界,彻底摧毁生命主义的意识形态。(她是这么做的,但不是这么说的,所以我也不知道)
#4-3 - 2018-7-14 15:12
Rくん
tmpfs 说: 意识本身就是社会的。作品把现实人类意识的理论演绎得很详细啊,你看到的就是具体的例子,完全不是凭空发明出来的。米亚哈搞的是加速主义,既然这个极权社会一人革命没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砸烂旧世界,彻底摧毁生命...
和谐之后剩下的就是在生府系统之外的人们,彻底划清界限的两个世界。
到底是砸烂旧世界还是跑步进入生命集权?
我有点迷糊(bgm38)
#4-4 - 2018-7-14 15:16
Rくん 说: 和谐之后剩下的就是在生府系统之外的人们,彻底划清界限的两个世界。
到底是砸烂旧世界还是跑步进入生命集权?
我有点迷糊
之后的情节你只需要套用一般科幻的情节:软件出现了bug,更大规模的矛盾爆发,生府完蛋。
#4-5 - 2018-7-14 15:19
Rくん
tmpfs 说: 之后的情节你只需要套用一般科幻的情节:软件出现了bug,更大规模的矛盾爆发,生府完蛋。
噢你是这样理解的啊
#4-6 - 2018-7-14 15:39
Rくん 说: 噢你是这样理解的啊
这种事情是必然的
#5 - 2018-12-23 16:23
(意识形态的水很深 你把握不住)
在看原作(的翻译本)
#5-1 - 2018-12-23 16:40
Rくん
电影确实对原作做了很忠实的还原,从这方面来讲,电影是值得得到一个总体肯定的评价的。

果然写得最让人一头雾水的还是第三章,开始对于意识进行解读的部分。作者关于生命政治的部分,大致还是能自圆其说的,但关于意识的部分却让人看不明白。这让我倾向于认为后者只是前者的手段,就像在《虐杀器官》里,我也觉得语言学的科幻只是阐述大屠杀的手段。

让我糊涂的地方还是在于人物动机本身。作者认为因为有想法生成的混沌过程,人才有意志,他称这个为生成的过程为意志。
将混沌的生成过程用确定的标准取代,取消混沌的过程而直接生成种种想法,作者称之为“ハーモニー”。
弥娅哈本来就拥有这种确定的标准,但这与不讲理的世界是不相容的,和谐的人与不讲理的流氓是无法沟通的,因此“将心比心”,有了作者说的那种“意识”。

我本来以为弥娅哈批判生府是因为她感到自己被社会绑架,(我以为)其目的是返回人不必为彼此负责的散漫状态。
结果十几年后的弥娅哈却大变样了,接受了“和谐”的实验后,她干脆希望大家都返回自己出生时的和谐态。她还是反对生府,但不是因为生府追求和谐状态,而是生府强迫大家接受善意,实际上却对所有人施加压迫。这时她的结论不是改造生府,而是改造精神本身——大家都乐于和谐的话,就没人受到强迫,没人因为被善意折磨而想要造反了。(bgm38)

仔细考虑这样的设计也不是没道理,不如说作者做这种设计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弥娅哈既见过暴力的地狱,也见过生府温情的地狱,她对两者都是不接受的。过去的屠杀和现在的温情地狱都行不通,在了解到“人工和谐”之后,她就执着于把生府不敢走的路走到底了。
而在生府社会长大的图安并不知道弥娅哈的旧事,她们也只是在对生府社会的反抗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图安开始也没想到吧,弥娅哈不是想要给生命政治踩刹车,而是要反过来踩一脚油门。在电影里图安说的是“请保持我喜欢的弥娅哈的样子”,在原作里图安说的是"我会帮你完成你梦想中的世界,但不把它交给你。"两人的分歧已经很明显了。

作者是故意制造了这样的矛盾:图安追随的是以前的弥娅哈,不是体验过人工和谐之后的弥娅哈。第二个弥娅哈...我这个观众本来也期望她是生命政治的反抗者,结果她竟然却是个历史的见证人,是帮助生府社会取消个人意志的导火索。

当历史在走下坡路的时候,需要有个人坐在驾驶座上,
踩一脚油门。
只是我最后才明白弥娅哈竟然是那个踩油门的司机(bgm38)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