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9 00:40 /
转载自ACGfans 作者:期待~~
原帖地址:http://www.acgfan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7
(貌似原帖被编辑过?顺序有点问题...


十月新番里面,UN-GO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观众的评价普遍都有剧情单薄,看得一头雾水的感觉,本文不讨论日本文学,而试图从推理小说的模式出发,对UN-GO的表现方式做一点探讨,先要说明的是,我本身也只是受文青朋友影响的半个推理迷,一些观点可能很白菜,大家看看就行了

在开始之前,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推理吧,一般人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案发→线索1→线索2→线索3。。。。→推理,结案,真相只有一个!这在推理小说中属于最早期的本格推理,这样的模式从推理小说的早期发展阶段是主流,名作数不胜数,灿若繁星,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福尔摩斯系列,当然ACG迷可能更加熟悉的名侦探柯南和金田一系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本格推理却一度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与本格推理的局限性有关,早期本格大繁荣的时候,已经把很多推理的模式定型了,特别在范达因原则被广泛推广以后,在这个框架下的创新很难摆脱拾前人牙慧之嫌甚至到玩文字游戏的地步(实际上叙述性诡计和设置逻辑盲点也都是前人玩剩的,比如无人生还和罗杰疑案),举些例子来说:分尸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掩盖杀人手法,杀人童谣一定是借刀杀人,密室杀人多半是杀人在前或者借用了胶布,磁铁等手段,第一人称自述的推理小说,“我”是凶手的可能性很大,无头案里凶手多爱伪装成尸体,最著名的是嫌疑最大的,一定不是凶手,这方面,我推荐看一下东野奎吾的名侦探的守则,里面吐槽了一些本格推理的发展瓶颈。

而一种新的模式,社会派开始出现了,社会派的推理并不在意犯罪手法,而更多的把目光放到了作案动机和社会影响之上,他们的思路是这样,案发→嫌疑人背景1→嫌疑人背景2→嫌疑人背景3。。。→找到犯人了,犯人其实也是名为社会的受害者啊!以期来突显社会问题。然而这终究与推理的本意相差胜远,更像是纯文学。

故此,11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号召回归本格推理,以岛田庄司为代表的一些推理作家,在继承前人遗产的基层上,再度繁荣了本格推理,他们又把自己的小说叫做新本格推理,所谓的新本格推理现在在推理界自己都很难定义,一讨论起来都是血雨腥风。。。早期的新本格在犯案手法上因袭前人的思路,爱纠合多种犯罪手法,或者结合各种先端的科技和民俗学考证使之复杂化。简单的说,本格推理爱设置密室,新本格则爱在密室里再搞十几个构造不同的密室,或者用各种手法让你产生这是神的密室,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密室的错觉。
后期到现在,感觉新本格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宣传手段,感觉现在不管什么类型的推理小说都爱以新本格自居,比如绫辻行人爱把推理小说和恐怖悬疑结合起来,京极夏彦爱把推理小说和宗教民俗学混在一起并结合物理上的测不准理论,他们的思路也远不是找线索破案那么简单了,可能是案发→OOXXABCDEFG→破案→GFEDCBAXXOO→结案这样诡异的结构,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推理主流,新本格是在本格和社会派之间的取舍,当然天平主要还是偏向本格的一边。

说了那么多推理往事,让我们回到主题上,UN-GO的原作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我是没看过,仅仅从动画来说,这是一个带有新本格特色的推理故事,首先嫌犯的手法并不复杂,第一话和第二话用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伪装易容来制造不在场证明或者逻辑盲点,其次侦探结城新十郎的推理所占部分很少,包括他自己本身都带有社会派推理的气息,比如第一话事件发生以后,他首先说的就是”比起谁杀死他,为什么要杀死他才是关键“,第二话里,阻止因果的时候喊的也是“可是动机呢!”可见他是和柯南或者金田一截然不同的侦探,传统的侦探不会特别在意犯罪者的动机,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犯罪,破解杀人手法上,柯南里面很多情况下都是把手法说出来以后,犯人自动ORZ阐述动机,而新十郎用的却是社会派那种持果求因的方法。正如上文所言,社会派爱用这样的方法在于这对塑造人物有很大的帮助,单纯说凶手为情杀人是本格派的做法,社会派爱把凶手整个恋爱过程都描绘下来,并且通过侦探的口述让我们知道,这样子读者就很容易对凶手产生共鸣,来反思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单纯的手法,这也是我标题的意思,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体验是每一个推理作家所必须取舍的东西,本格派选择了理性,而社会派选择了感性,新本格则两者兼有。

再次回到主题,然而所谓寻找动机就必须多方取证,这本身是一个很花时间的过程,所以UN-GO里面用了一个很投机取巧的方法,用超能力让犯罪者自己说出动机(这里我忍不住-哔-一下,连动机都说出来了还推理什么啊~~),也就是说,把传统社会派里面负责找动机的侦探的工作,丢给了可萝可御大尉身上(另外这类怪力乱神的手段既不是本格派也不是社会派的,而是变格派爱玩的东西),所以难怪一些人觉得人物单薄了,重点就在于,故事本身压缩了本格推理的推敲阶段,而在社会派的情感共鸣下的功夫又不够,我们的观感体验里面对犯罪者的遭遇就那么几个镜头,而那些无所谓的牛鬼蛇神卖萌镜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就推理故事来说并不成功。

一个合格的带社会派风格的新本格推理我可以举一个动画例子,08年的动画魍魉之匣,这改编自京极夏彦的同名作品,如果你从头看下来很可能中了京极夏彦的圈套,全部14话里面有凶手和被害者的日常生活,凶手杀人以后的精神状态,不断出现的分尸案,警方的调查,侦探取证,炫学家卖弄知识,时间跨度甚至延展到了战时,但看到最后你也不得不佩服这是个如此美丽如此狂气的故事,魍魉之匣的成功在于它用了14话讲了一个大案子,里面牵涉的人的过去和犯下的过错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对破案可能没什么帮助,但对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积淀上却意义非凡,即便最后他的作案手法笨拙的可爱,但不影响你被这个故事吸引。

回到UN-GO,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个动画试图用章回的手法来讲故事,一话的时间你可以讲清楚杀人手段,但代入剧情让一般的监督来操作的话非得那么三四话才做的到,骨头社在处理感性和理性这方面重心没找到啊,合理的方法应该是压缩成3-4个故事来做,这要才有足够的时间来细化情感,而不是像一二话那么突兀,前一分钟还在兴致勃勃的大喊,后一分钟就泪流满面或者坏掉了。出于原作者的身份,我估计他的想法可能更加社会派一点,那不断出现的堕落什么的估计也跟他的文学主旨有关,这里就不继续探讨了。

un-go的戏剧效果也得分两面看,一来它坚持了最原始的起(案发)→承(海舟推理)→转(新十郎推理)→结(结案)结构,比较工整严谨,但还是那个感觉,太赶了,几乎没有任何留给观众的时间,就匆匆结案了,这让整个效果下降了一个层次。另外海舟和检察院的人作用应该是提供一种社会视角,来审视案件悲剧的社会原因,给予受害者一些人文关怀什么的(大概把。。。),当然对什么侦探放过犯罪者这些就不用深究了,我最爱的侦探赫尔克里波罗也经常做这种事。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的话,这动画应该能更好,为了让自己的丈夫保持荣誉而杀死他,还有报复剥夺自己理想的母亲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杀人理由,想知道魍魉之匣里犯罪者的动机么,不厚道的剧透下,因为他看见受害者的颈上长了一颗青春痘。。。
只看了一两话不好就这么盖棺定论,后续发展我会一直关注,虽然我本人还是更加喜欢传统的本格推理。。。阿加莎夫人永远最高~~


+++++++++++++++我的分割线++++++++++++++
真心膜拜作者!!写得太好了!!!
虽然之前自己也有种这片的推理纯粹是为塑造世界观服务的感觉,但对新本格派,社会派之类的侦探小说流派完全一无所知...被作者从专业的观点来阐述后感觉茅塞顿开啊!!(bgm50)
于是骨头社我还是看好你的!!相信后期会渐入佳境~~
#1 - 2011-10-29 15:11
(废废废啊弱爆了啊)
………………怎么说呢被扫盲了TT
虽然很早以前看推理的时候就知道有本格和社会派但是果然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东,百科上面的解释完全看不懂OJZ
不知为何作者解释了一番好像明白了一大半OJZ
真是太好了~
#1-1 - 2011-10-29 15:25
阿包包包
是啊是啊!!我看完这篇文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啊!!再次感谢作者~~
#2 - 2011-10-29 19:50
LS各种+1
(话说我竟然全部看下来了
结果就是对UNGO的后续依然没什么期待但还是会看下去的,现在反而想去把当年看了两话就弃了的魍魉之匣补起来。。。
#2-1 - 2011-10-29 20:45
阿包包包
说起魍魉之匣...当初我是看了几集后跑去补完了原作,然后回过头再看动画的时候发现动画貌似有点坑爹...
#3 - 2011-11-28 17:52
虽然也看推理小说,不过相关的历史知识还是这次了解到的,收获很大。
#4 - 2011-12-23 21:32
(eyuu)
谢谢普及
#5 - 2011-12-27 13:53
(N/A)
其實後半部分監獄裡面那段還是不錯的,劇情節奏控制的挺到位。開篇幾話確實有點太平淡了,不過還好一直追下來了w
#6 - 2012-1-21 12:54
(回不来啦..我的三次元世界)
好厉害..扫盲+1
其实我是越看越不明白..有空再多看一遍好了~
#7 - 2012-3-25 15:05
太不厚道了,正准备看魍魉之匣呢
#8 - 2013-9-15 11:24
UN-GO虽然源自【安吾捕物帖】但这部动画并非推理动画,而是侦探动画。描写的重点根本不是犯罪也不是推理,与社会派推理小说也是截然不同的。作者在这里分析了一堆本格推理和社会派推理的特点侧重点才是偏离了这部动画的本意。一部反思二战,反思社会,风格独特的动画。。。用推理的角度去批判(原本纯粹意义的推理动画就很少),啧啧。
#9 - 2015-10-10 17:36
(「覇王翔吼拳」を使わざるを得ない)
虽然是老文了但重看一遍本片后有话想说~

这篇文章的原作者从现在看来(事后诸葛亮)是写得太急了,最后整部片下来传达的意向很明显就跟推理小说没什么关系,他更重点的是借一个荒谬的世界观(日本遭受恐怖袭击后发生战争)来诠释原作蓝本的思想·「堕落论」。

所以所谓的推理不外乎是一种演绎的手段,而原文作者太囿于「推理小说」这种固有范围,似乎有推理要素而无推理形貌就是失败的推理作品。后来的《冰菓》也在暗中嘲弄这种观点。

这篇文章虽然科普了一大堆推理小说类别的基本知识,但实则分析错方向,导致焦点在试图厘清一个作品本身就不纠结的地方,所以说还是写得太急了。
#10 - 2020-5-6 05:41
(家に帰るまでが遠足です)
原来根本就不是推理啊……我说怎么越看越不对劲。

关联条目